aaa

普陀山钟灵毓秀适合观音居住

2017/4/2 9:16:37

21

       上面分析到的“指定”、“选定”和“钦定”等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后人在普陀山已经成为观音道场后反推出来的一些原因,主观色彩难免。从较为认真客观的唯物论角度分析,普陀山要成为观音道场,首先必须要有适当的自然地理条件。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印度佛教北传入中国并逐渐汉化的近两千年漫长历史中找到有关依据。

严格地说,佛经所说的“补恒洛迦”,首先应当是在印度。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载:“秣刺耶山东方有补恒洛迦山,山径险恶……山顶有池,其水澄清如镜,有大河绕山,周二十匝,流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兮。”近据德国、美国等国学者考证,认为此山在南印度哥摩林岬附近。

为什么印度的“补陀洛迦”这一观音信仰朝拜中心会逐渐衰落而最终转移到中国浙江的普陀山呢?原来是因为那里自然条件相当险恶的结果。据《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印度那个观音朝拜中心,山上有“崇崖峻岭、洞谷深涧。……有大蛇萦者”,“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涉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由于自然条件如此恶劣,能够到那朝拜的人毕竟不会很多,到公元三世纪,几乎无人问津。

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观音信仰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寻找一块信徒理想中的风水宝地,作为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朝拜圣地。首先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自然因素,一要有一定的险阻但又必须能够进入朝拜,二要是风水宝地,人间仙境,这样才能与人们心目中美好的观音菩萨形象相配。根据佛经“海上有山多圣贤……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的提示和人们对观音居住圣地的美好设想与愿望,观音菩萨应该居住在一座四面环水的海上仙山,那里“众宝所成极清静,华果树林皆遍野,泉流池沼悉具足……”。

观音经典在汉魏、两晋时代陆续传入中国后,信徒们逐渐发现,地处我国越东沿海的“蓬莱境”、“瀛洲界”梅岑山(今普陀山),与佛经所载的观音说法处十分相似,因此,陆续有人到那里去朝拜。虽然中国沿海洋面有许多秀美的小岛,但够得上观音居住地的,非“以山而兼海之胜”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普陀山莫属。我们不得不承认,自然地理因素在观音道场的形成过程中作用是比较重要的,正是它符合了广大信众对于观音菩萨理想朝拜之地的心理认同,才会使普陀山由三支香点燃的“星星之火”燎原成今日遐迩闻名的海天佛国“千年香火”。